二维码
课程咨询:15333115167

学习园地
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主页 > 学习园地 >

西柏坡+雄安:创新干部培训新模式

2025-03-25  点击:

作者:培训基地吕老师

雄安干部学院

雄安干部培训基地

在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征程中,培训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。西柏坡,作为革命圣地,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与宝贵的革命精神,是党员干部汲取精神养分、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源泉。雄安新区,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项目,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,为干部提供了接触前沿建设理念、学习创新实践经验的广阔平台。将西柏坡的红色教育资源与雄安新区的现代建设实践相结合,开创了干部培训的全新模式,为提升干部素质、推动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二、西柏坡:红色教育的精神高地

(一)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涵

西柏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关键抉择。在这里,党中央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,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,孕育出了以 “两个务必” 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,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这种精神体现了党在胜利面前的清醒与忧患意识,以及对自身建设的严格要求。

(二)西柏坡干部培训的特色与优势

丰富的教学资源:西柏坡拥有中共中央旧址、西柏坡纪念馆等众多革命遗址和珍贵文物史料。在中共中央旧址,干部们可以实地参观五大书记旧居、中央军委作战室等,直观感受当年党中央工作和生活的艰苦环境,体会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。西柏坡纪念馆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、图片、实物以及多媒体展示,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,为干部培训提供了丰富且真实的教学素材。

多样化的教学方式:采用专题教学,邀请党史专家、党校教授深入解读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,剖析党的历史经验对当下工作的启示。例如,专题党课《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当代意义》,从理论高度阐述西柏坡精神的形成背景、核心内容以及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。情景教学则通过重现历史场景,如《从西柏坡到新时代》,让干部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变迁,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。此外,还有体验式教学,如组织 “重走赶考路” 徒步活动,干部们沿着当年党中央进京的路线前行,途中设置情景教学点,通过角色扮演、推独轮车送军粮等形式,深刻体会 “赶考” 路上的艰辛与责任,进一步强化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与感悟。

三、雄安新区:现代建设的实践课堂

(一)新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发展成就

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,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,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,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,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。自设立以来,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、生态保护、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在规划建设上,坚持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,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,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。生态保护方面,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,水质持续提升,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。科技创新领域,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,在智能城市建设、绿色建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。

(二)雄安新区干部培训的独特价值

前沿理念的学习窗口: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,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,引入了许多前沿的城市规划、建设和管理理念。干部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到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,了解如何将绿色建筑、清洁能源、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中,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。同时,还能接触到智能城市建设理念,学习如何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、智能化水平,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新思路。

实践锻炼的广阔平台:组织干部参与到雄安新区的项目建设、征迁安置、社区治理等实际工作中,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例如,在征迁安置工作中,干部们深入群众,了解群众需求,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,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。在项目建设一线,干部们参与项目规划、施工管理、质量监督等工作,学习项目运作流程和管理经验,增强项目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。此外,雄安新区还经常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、高端论坛,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、行业精英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,为干部们提供了拓展视野、增长见识的机会。

Copyright © 备案号: 冀ICP备17009669号-5 公安部备案号:130108020013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