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
课程咨询:15333115167

学习园地
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主页 > 学习园地 >

西柏坡党性教育:革命圣地的精神传承与时代价值

2025-03-31  点击:
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
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,西柏坡用黄土砖墙筑起中国革命的精神丰碑。这片承载着新中国诞生密码的土地,以"两个务必"的铿锵誓言,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镌刻进历史长卷。西柏坡党性教育正是以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为教材,在新时代续写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。

西柏坡干部学院现场教学

一、红色沃土孕育的精神基因

1948年的西柏坡,中央军委作战室的四间土坯房见证着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全过程。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"两个务必",蕴含着对历史周期律的深刻洞察。这里既是解放全中国的"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",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思想发源地。革命先辈们在土布军装上的补丁、作战地图上的圈点、煤油灯下的手稿,共同构成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图腾。

二、党性教育的多维诠释

西柏坡党性教育通过沉浸式教学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。学员在中央旧址的斑驳木门前驻足,在九月会议旧址的条凳上沉思,触摸的不只是历史遗存,更是精神脉络。专题教学将"赶考"命题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相结合,案例研讨把土地改革经验转化为群众工作方法论。这种教育模式突破时空界限,让西柏坡精神在研讨交流中迸发新的思想火花。

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展柜前,一份泛黄的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手稿,将"耕者有其田"的革命承诺化作改变中国命运的制度实践。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,正是西柏坡党性教育的核心要义。

三、新时代的赶考之路

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西柏坡党性教育彰显出特殊的时代价值。它教导党员干部在"糖衣炮弹"面前保持政治定力,在利益诱惑中恪守为民初心。通过重走"进京赶考"之路的体验教学,让"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"的作风转化为破解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思想武器。新时代的党性修养,正需要这种历史智慧与现实担当的深度融合。

站在西柏坡纪念广场远眺,五大书记铜像的目光穿越时空,注视着新时代的赶考者。西柏坡党性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溯,而是共产党人精神基因的当代激活。当学员们带着"两个务必"的思想烙印返回工作岗位,西柏坡的黄土墙便化作无形的精神界碑,指引着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之路。这片精神高地孕育的红色密码,将继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焕发永恒的生命力。


Copyright © 备案号: 冀ICP备17009669号-5 公安部备案号:13010802001371